老张去年借给朋友5万块钱,说好三个月还,结果拖了一年多对方各种推脱。这种情况生活中太常见了,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束手无策。其实债权人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追债,关键是要掌握正确方法。
想要通过诉讼讨债,首先得确保手上有完整的证据链。借条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这些都是基本配置。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凭口头约定借钱,到法院连基本证据都拿不出来。
记得去年有个案例,借款人拿着微信聊天记录去起诉,结果因为对方换了微信号根本无法证明身份。所以重要资金往来一定要保存原始载体,最好做公证。金额超过5万的借款,建议请专业律师帮忙把关证据。
准备好材料后,带上身份证到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的基层法院立案庭。现在很多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渠道,但初次操作建议还是到现场比较稳妥。
立案时要填写起诉状,重点写清楚借款事实和诉讼请求。有个小技巧:诉讼请求金额可以适当上浮,把逾期利息等损失都计算进去。法院最终判多少是另一回事,但写少了可没法改。
很多人被诉讼费吓退,其实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真没想象中高。根据最新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》,财产案件按标的额分段累计计算:
5万元的借款案件,诉讼费大概1050元左右。这笔钱最后由败诉方承担,原告胜诉后可以申请退还。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缓减免,具体要咨询立案法官。
打赢官司拿到的只是一纸判决,真正拿到钱还要过执行关。现在法院执行系统已经全国联网,可以查询对方名下所有财产。但老赖们藏财产的手段层出不穷,这时候就需要:
最近有个客户通过我们查到欠债人用亲戚名义买的学区房,最终成功执行到位。所以执行阶段更要坚持,很多案件都是在这个阶段翻盘的。
普通债务诉讼时效是3年,从约定的还款日起算。如果期间有催讨记录,时效可以中断重新计算。但千万别等时效快过了才起诉,那时证据可能已经灭失,对方也可能早就转移财产了。
遇到欠债不还别忍着,法律给了我们维权武器就要善加利用。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天经地义。